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在穩定社會、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等方面顯得越來越重要。在諸多的水利工程中,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運而生,合金鋼絲網兜石籠便是其中之一,但在不同的施工條件下,有不同的施工工藝。對長江內河與錢塘江涌潮區施工經過進行比較。
海塘、城市防洪工程結構中,迎水側基礎一般采取混凝土沉井、混凝土大方腳等剛性護腳結構,外側大部分用散拋石保護。塊石下的河床易刷深,塊石從而滑落、流失,失去保護固腳作用,從而影響整體工程安全,而采用石籠網兜便可有效改變這一現狀。
(1)石籠網兜的鋼絲采用高強度、抗腐蝕性強的鋼絲,經久耐用,且網兜可根據不同地形的需求編制成正方形、圓形、錐形等形狀。
(2)石籠網兜的裝石量可以跟隨具體的施工技術要求而變動,可大可小。小的只有1—2m3,如小河道的護腳、護岸可用采河卵石裝成整體,堆積而成。而在三峽船閘施工中,將1O一2oIn3的塊石裝石成一體,下沉到預定位置沉放。
(3)多個網兜還可按要求聯結成一體,成為一個有效的防護體。
1、在水流湍急的內河河道上拋放合金鋼絲石籠網兜
2、工程特點
在長江荊洲河段石首河灣整治工程中,設計部分岸線采用合金鋼絲網兜石籠護腳,護腳范圍為大方腳外側70m。河段江面寬,流速大,#大流速為4m/s,#大水深為2om,不受潮汛影響,受冰川融雪、洪水影響大,網兜裝石量為4.0m3以上(見圖1)。
在水流平緩、受潮汛影響大的錢塘江岸邊上拋放合金鋼絲石籠網兜
工程特點
錢塘江堤防工程中的杭州市濱江區南沙支堤替代工程設計部分岸線采用合金鋼絲石籠網兜石護腳,護腳范圍為混凝土護坦基礎外側10~18m。#大水深為8m,主要受潮汛影響,網兜裝石量為3.0rn3或者4.5rn3以上(見圖3)。